长白18号: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的绿色希望
2024-08-27 07:01:24 发布
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的精心培育下,长白18号稻种以其卓越的生长特性和产量表现,成为了农业领域的一颗璀璨新星。这个品种源自1999年,从日冷1-3体细胞变异培养后代中筛选育成,原代号吉生206。长白18号以其紧凑的株型和坚挺的叶片,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长白18号的平均株高为100.8厘米,每穴有效穗约26个,主穗长达21厘米,展现出半直立的穗型。其粒形椭圆,颖及颖尖均呈黄色,无芒,千粒重达到26.7克。品质分析显示,长白18号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等指标均符合三等食用粳稻品种的品质规定要求,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7.0%和7.6%,确保了其优良的食用品质。
在抗逆性方面,长白18号表现出中抗苗瘟的特性,虽然对叶瘟和穗瘟的抗性稍显不足,但在纹枯病方面却有中抗的表现。作为中早熟品种,其生育期大约为131天,需≥10℃积温2600-2700℃。
产量方面,长白18号在2004年至2006年的试验中,平均公顷产量逐年上升,从7867.0公斤增至8371.1公斤,平均比对照品种长白9号增产6.5%至11.7%,显示出其显著的增产潜力。
栽培长白18号时,应采用稀播育壮秧的方法,4月中下旬播种,5月中下旬插秧。栽培密度为行株距30×16.5厘米,每穴插3-4苗。施肥方面,应采用氮、磷、钾配方施肥,注意水分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长白18号适应于吉林省通化地区以外的中早熟区,为当地稻农带来了新的种植选择和希望。这不仅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的骄傲,也是对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有力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