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麦85号:山西省农业的新星,旱地小麦的希望

2024-08-01 02:40:11 发布

在山西省的广袤旱地上,一种名为“晋麦85号”的小麦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潜力,为当地农业带来新的生机。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联合培育的这一品种,以其独特的优势,为农民朋友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晋麦85号的审定编号为晋审麦2008004,它源自济麦19和959682的杂交,原名“临旱6207”。这一品种的幼苗半匍匐,叶色鲜绿,株高适中,大约80厘米,株型紧凑,抽穗后叶片浓绿,穗形为长方形。它的颖壳特征明显,白壳,籽粒椭圆形,白粒,长芒,千粒重约40克,亩穗数在35至38万之间,穗粒数大约30粒。

作为冬性品种,晋麦85号的成熟期比晋麦47号晚2至3天,但分蘖力和成穗率都表现中等,穗层整齐,抗倒性良好。尽管对叶锈病高感,对白粉病和条锈病中感,但这些病害的抗性并未影响其在产量上的表现。2007至2008年的试验数据显示,晋麦85号的两年平均亩产达到278.1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8.2%,所有试验点均显示出增产效果。

在品质方面,2008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分析显示,晋麦85号的容重、粗蛋白质、湿面筋等指标均表现出色,吸水率和形成时间等指标也符合优质小麦的标准。

晋麦85号的栽培要点包括亩播量约10公斤,底肥一次性施足,并在氮、磷、钾配合的基础上适当减少氮肥,增加磷肥。后期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三喷”,以增加籽粒重量。

晋麦85号适宜在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麦区的旱地种植,它的成功培育和推广,不仅提升了当地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也为旱地农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