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营养新选择——澳美粒豌豆的丰收秘诀

2025-04-12 05:53:48 发布

在追求健康饮食的今天,豌豆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样的食用方式成为了餐桌上的宠儿。今天,让我们来认识一种特别的豌豆品种——澳美粒,它不仅有着绿色健康的外表,更有着令人称赞的内在品质。

澳美粒豌豆,登记编号GPD豌豆(2025)440037,是由广州市粤蔬种子科技有限公司申请,育种者吴绪彬精心培育的鲜籽粒型品种。它的全生育期大约92天,株型蔓生,株高达到103.51厘米,叶片深绿且呈半无叶状,每株能结荚12.63节,荚绿色且质地坚硬。澳美粒豌豆的种皮和子叶均为绿色,粒形柱状,表面有凹坑,干籽粒百粒重达到26.39克。它的粗蛋白含量高达21.60%,粗淀粉含量为48.30%,显示出其卓越的营养价值。

澳美粒豌豆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它抗白粉病,中抗锈病,耐冷性中等,但芽期耐盐性较弱。在产量上,它也表现出色,第1生长周期亩产1008.3千克,比对照浙豌2号增产7.89%;第2生长周期亩产1131.1千克,比对照浙豌2号增产4.36%。

栽培澳美粒豌豆,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要点。在广东、福建、广西等地区,秋播时间为9月下旬至11月下旬;云南、贵州、四川地区为7月中旬至10月下旬;湖南地区为9月上旬至11月中旬;甘肃地区春播时间为3月中旬至4月中旬。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排灌条件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种植,播种前施足基肥,深耕耙平后起垄,株距3~4厘米,行距100厘米,并搭设100厘米左右高的棚架。

在开花后,需要追施氮肥和钾肥,采收3~4次后再次追肥,并保持土壤60%的湿度。同时,要注重防治蚜虫、蓟马、锈病、褐斑病等病虫害,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澳美粒豌豆适宜在多个地区秋季或春季种植,包括广东、福建、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和甘肃。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轮作,避免连作导致的病虫害加重;播种前不泡种,土壤不宜过湿,以免烂种;豌豆根系较弱,整地时需深耕细耙;适时采收,避免雨季烂荚。

澳美粒豌豆,以其绿色、营养、高产的特点,成为了豌豆家族中的佼佼者,为追求健康生活的人们提供了新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