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皖茶5号”:安徽茶区的新宠儿

2024-12-23 04:02:53 发布

在安徽的茶园里,一片片翠绿的茶树正孕育着一种新的希望——“皖茶5号”。这个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祁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及安徽省祁门红茶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培育的茶树新品种,以其独特的品质和适应性,正逐渐成为茶农们关注的焦点。

“皖茶5号”是一种灌木型茶树,属于中叶类和中芽种。它的树姿半开张,生长势中等,分枝部位低,分枝密度适中。叶片水平着生,呈窄椭圆形,长度约9.50厘米,宽度约3.70厘米,叶色中绿,先端尖锐。这种茶树的开采期一般在4月上旬,而1芽2叶的盛期则在4月中旬。它的发芽密度高,茸毛中等,盛花期则在每年的10月底。

“皖茶5号”不仅外形肥壮、卷曲、多毫、较嫩绿,而且在品质上也表现出色。它的茶多酚含量为11.5%,氨基酸含量5.40%,咖啡碱含量3.25%,水浸出物含量43.60%。泡出的茶汤色浅嫩绿、明亮,香气清鲜、花香显,滋味清鲜、尚甘醇微涩,叶底细嫩、多芽、匀齐、嫩黄。此外,“皖茶5号”还具有中抗茶炭疽病和茶小绿叶蝉的特性,耐寒性较强,耐旱性中等。

在产量方面,“皖茶5号”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第1生长周期亩产达到108.4千克,虽然比对照福鼎大白茶减产0.37%,但在第2生长周期亩产达到246.8千克,比对照福鼎大白茶增产25.66%,显示出其良好的生长潜力。

栽培“皖茶5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栽培时期为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3月,避免冰冻天气移栽。苗木质量要求高度20~30厘米、直径0.2厘米以上、根系发达、无病斑。土壤要求PH值在4.5~6.5之间、透水透气性能好。行距1.5米,株距33厘米;双株单行或双行条植。雨后种植为佳,晴天种植时必须浇足水分。栽种完成后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高度15厘米。栽种后的前3年,加强水肥管理及病虫草害的防控,完成第二、第三次定型修剪,培养树冠。

“皖茶5号”适宜在安徽茶区秋冬季或春季种植。对于幼龄期的茶树,需要注意采养结合,以保证茶树的健康生长。发芽期中生,需要适时采摘,以保持茶叶的最佳品质。

“皖茶5号”以其优异的性状和适应性,正成为安徽茶区的新宠儿,为茶农们带来新的希望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