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原上的“金蛋”——宣薯11号马铃薯

2025-04-14 05:57:57 发布

在云南高原的肥沃土地上,一种名为“宣薯11号”的马铃薯品种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产量,成为了当地农民的致富希望。宣薯11号,登记编号GPD马铃薯(2025)530028,是由宣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等机构联合培育的成果,凝聚了徐尤先、姚春光等育种专家的智慧和汗水。

宣薯11号以其鲜食和淀粉类型的特点,成为晚熟品种中的佼佼者。它的生育期大约为120天,株型半直立,平均株高87.50厘米,展现出强健的生长力。这种马铃薯的单株结薯数量高达9.20个,商品薯率高达85.00%,结薯集中,薯块呈长卵圆形,薯皮浅黄,薯肉洁白,表皮略显粗糙,芽眼浅显,保证了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宣薯11号不仅外观吸引人,其内在品质同样出色。干物质含量达到22.60%,淀粉含量18.60%,蛋白质含量2.38%,维生素C含量高达9.38毫克/100克,这些丰富的营养成分使其成为健康饮食的理想选择。此外,宣薯11号还具有抗马铃薯晚疫病的特性,对马铃薯X病毒病和马铃薯Y病毒病也有中等抗性,这大大降低了种植风险。

在产量上,宣薯11号同样表现优异。第1生长周期亩产达到2667.2千克,比对照品种合作88增产81.68%;第2生长周期亩产2021.2千克,比对照增产59.14%,这样的产量表现无疑给种植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为了确保宣薯11号的高产和优质,栽培技术要点也不容忽视。首先,应选择肥力中上等、前茬非茄科植物的田块进行种植。其次,使用优质脱毒种薯,并在播种前进行催芽,每亩种植密度控制在3800至4200株。此外,施足基肥,增施农家肥和钾肥,干旱地区还需采取抗旱保苗措施。在田间管理上,要加强前期管理,及时追肥、排水、除草、中耕和培土,现蕾前进行控徒长,生育期后期则要加强病害防控,适时收获以延长生长时间,增加产量。

宣薯11号适宜在云南2000米以上海拔区的大春作区种植,这使得它成为了当地农业发展的重要品种。种植时需注意,该品种生育期略长,生育前期要控制徒长,后期则要加强病虫草害的防控,以延长生长时间,增加产量。同时,种植前应选用合格的种薯,并在打破休眠后进行播种。

宣薯11号,不仅是云南高原上的“金蛋”,更是农民增收的希望之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