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胀危机:如何预防与治疗?

2024-10-21 10:00:08 发布

羊肚胀,医学上称为急性瘤胃膨气,是一种常见的山羊疾病,通常由于羊只摄入了过多容易发酵的青草或饲料引起。病羊会出现反刍和嗳气减少甚至停止,瘤胃膨胀且触感坚实,同时伴随着疼痛和蠕动减弱。

在一个拥有210只羊的养殖场中,饲养员在喂食鲜白菜叶后不久,就发现了部分羊只出现了肚胀症状。病羊腹部明显膨胀,甚至超出了脊背,按压时感觉紧张且有弹性,敲击时发出鼓音。随着病情的发展,羊只食欲下降,反刍和嗳气停止,部分病羊甚至出现呼吸困难,严重时需要张开嘴呼吸,舌头伸出,流涎,脉搏加快,眼球突出,结膜发绀,但体温保持正常。

预防羊肚胀的关键在于合理饲养和环境管理。首先,要定期对羊群进行防疫、驱虫和消毒,特别是在疾病多发季节。其次,避免过量饲喂幼嫩的豆科植物,因为它们容易在瘤胃内迅速发酵产气。同时,要防止羊只过多采食养分不足的粗饲料和干精饲料,这些也是诱发肚胀的因素。

治疗羊肚胀的方法多样,包括使用针刺放气来缓解瘤胃压力,肷部按摩帮助排气,以及使用药物消导下泻、止酵防腐、解除酸中毒和健胃补液。在心脏衰弱时,可以使用安钠咖或樟脑磺酸钠进行静脉或肌肉注射。如果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出现衰竭,尼可刹米肌注可以提供必要的支持。

羊肚胀虽然常见,但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和及时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保障羊只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