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的甜蜜滋味】——金秋早金柑,早熟金柑中的佼佼者

2024-12-05 03:46:00 发布

在福建的丘陵山地间,有一种金柑以其早熟的特性和卓越的品质脱颖而出,它就是“金秋早”金柑。这个品种由福建农林大学亚热带果树研究所联合尤溪县良种繁育场和尤溪县科学技术局共同培育,源自2000年在尤溪县八字桥乡洪田村郑运绪金柑园中发现的一棵优良实生单株。

金秋早金柑以其独特的生长特性和果实品质赢得了市场的青睐。它的母树呈现出自然圆头形的树冠,而嫁接树则形成开心形。成年树以春梢为主要结果母枝,一年中多次开花结果,花期主要集中在6月至9月,尤其是6月中旬至7月中旬的花坐果最为重要。与普通金柑相比,金秋早的果实成熟期提前约15天,通常在11月上旬即可收获。

金秋早金柑的果实近圆形,单果重17至26克,果皮细嫩光滑,颜色从橙黄渐变至橙红,十分诱人。其皮肉质地脆嫩,易于化渣,整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2%至16%之间,酸甜适口,品质上乘。每果含有5至7粒种子。经过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的检测,金秋早金柑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3%,总糖9%,总酸0.8%,维生素C含量高达39.4毫克/100克。

在产量方面,金秋早金柑同样表现出色。经过三明、南平、龙岩、泉州等地多年的多点试种,嫁接苗定植6年后,亩产可达1500公斤以上。

栽培金秋早金柑时,应选择海拔300至700米的丘陵山地,亩植110株,株行距为2米×3米。以枳壳为砧木,注重培育健壮的春梢,促进一造花,提高坐果率。同时,还需注意防治黑点病、炭疽病、红蜘蛛等病虫害。

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对金秋早金柑的评价是:这是一个早熟的金柑品种,成熟期在11月上旬,产量高,果皮细嫩光滑,橙黄至橙红色,皮肉质地脆嫩化渣,品质较优。适宜在闽西北中海拔、极端最低气温大于-8.5℃的区域种植。栽培上以枳壳为砧木,培育健壮春梢,促保一造花,提高坐果率,并注意防治相关病虫害。经过审核,金秋早金柑符合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认)定规定,已通过认定。

金秋早金柑,以其早熟、高产、优质的特征,成为了金柑市场中的一颗璀璨明星,为福建的果农带来了丰收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