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世纪农业的骄傲——“徽研77”,半冬性小麦新品种
2024-12-23 02:55:34 发布
在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区,一种名为“徽研77”的小麦新品种正以其出色的表现吸引着农民和农业专家的目光。这个品种由安徽新世纪农业有限公司和安徽中源新世纪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育种,以其半冬性特征和卓越的抗寒能力,成为了当地农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徽研77”的幼苗半匍匐,长势稳健,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显示出了良好的生长潜力。春季生长虽然略显缓慢,但株型紧凑,茎秆弹性好,透光性佳,为高产打下了基础。穗型为长方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结实性好,熟相佳。在2013至2015年的区域试验中,平均株高84.8厘米,亩穗数达44.5万,穗粒数29.6粒,千粒重47.9克,全生育期约226天,比对照品种早熟1天。
在抗病性方面,“徽研77”同样表现出色。2013-2014年度中抗白粉病,中感赤霉病,感纹枯病;2014-2015年度高抗白粉病,中抗赤霉病,感纹枯病。这表明该品种在面对常见小麦病害时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品质方面,“徽研77”的表现同样令人满意。容重高,粗蛋白含量适中,湿面筋含量稳定,面团稳定时间短,吸水率高,硬度指数适中,这些特性使得“徽研77”在食品加工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产量表现上,“徽研77”在2013-2014年度区域试验中亩产585.9公斤,2014-2015年度亩产549.7公斤,均较对照品种有显著增产。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亩产532.6公斤,增产效果明显。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宜播期为10月上中旬,亩基本苗16-18万,晚播时适当加大播量,并注意防治赤霉病等病虫害。
综上所述,“徽研77”以其优良的生长特性、抗病能力和产量表现,成为了沿淮、淮北地区小麦种植的优选品种,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