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的秘诀——浙优12号,单季杂交晚粳稻的新星
2024-08-01 02:36:03 发布
在浙江省的田野上,一种名为“浙优12号”的单季杂交晚粳稻正以其卓越的产量和品质,成为农民朋友们的心头好。它是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精心培育的,原名“浙优2414”,审定编号为浙审稻2008019。
“浙优12号”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赢得了人们的关注。在2005年和2006年的省单季杂交粳稻区试中,它的平均亩产分别达到了562.7公斤和505.1公斤,比对照品种秀水63分别增产了9.8%和5.8%。两年的平均产量为533.9公斤,比对照增产了7.8%。2007年的生产试验中,它的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538.4公斤,比对照增产了11.6%。
它的生长特性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叶色浅绿,剑叶挺立,稃尖无色无芒,穗型大而着粒密,谷粒圆润且色泽淡。全生育期平均152.0天,株高120.9厘米,穗长18.7厘米,每穗总粒数207.7粒,实粒数174.0粒,结实率高达83.5%,千粒重24.2克。
在品质上,“浙优12号”同样不输于其他品种。米质检测显示,它的整精米率达到68.4%,长宽比1.8,垩白粒率42.3%,垩白度7.9%,透明度3级,胶稠度67.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0%,两年的米质指标均达到了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4等。
然而,任何作物的栽培都需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浙优12号”在抗性鉴定中显示,对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褐稻虱的抗性分别为0.0级、7.0级和9级。因此,农民在种植时需要特别注意这些病虫害的防治。
综合评价,“浙优12号”是一种株型紧凑、植株高度适中、繁茂性好、丰产性好、茎秆粗壮、穗大粒多、分蘖力中等、结实率高、后期熟相好、抗倒性强的杂交晚粳稻品种。它适宜在稻瘟病轻发的粳稻区作单季稻种植,为广大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