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夏豆46:四川省农业新希望,高效增产的夏大豆品种
南充市农业科学院精心培育的南夏豆46,以其卓越的生长特性和产量表现,成为四川省农业的新亮点。这款夏大豆品种,以其有限结荚习性和早熟特性,在农业生产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南夏豆46的种子外观特征明显,椭球形的黑色种皮下包裹着黄色的子叶,脐部为黑色,这样的外观不仅易于识别,也预示着其内在的营养价值。在四川省的两年套作大豆特殊类型试验中,南夏豆46的平均全生育期为115.6天,相较于对照品种贡选1号早熟7.2天,显示出其生长周期短的优势。植株高度适中,为74.2厘米,有效分枝数为2.8个,单株有效荚数达到35.1个,株粒数55.7粒,荚粒数1.7个,株粒重11.0克,百粒重25.7克,完全粒率高达94.1%,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南夏豆46的高产潜力。
在抗性方面,南夏豆46对SC3大豆花叶病毒生理小种表现为中感,对SC7大豆花叶病毒生理小种表现为感,这提示我们在种植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这两种病毒的防控。品质测定显示,南夏豆46的籽粒平均粗蛋白质含量为45.4%,粗脂肪含量为16.7%,这些营养成分的含量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为消费者提供了优质的植物蛋白和脂肪来源。
产量表现上,南夏豆46在2019年和2020年的试验中,分别比对照品种增产2.4%和3.7%,两年区试平均亩产96.78公斤,比对照增产3.0%,平均增产点率达到75%。2021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97.47公斤,比对照增产4.5%,这些数据进一步证实了南夏豆46的高产特性。
栽培技术要点方面,南夏豆46适宜在玉//豆套作模式下种植,玉米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播种,大豆则在6月中下旬播种。种植密度为玉米亩植0.35万株左右,大豆亩植0.7万株左右。田间管理上,需要重施底肥,看苗酌施提苗肥,增施花荚肥。病虫防治方面,苗期要特别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和叶面害虫,花荚期则需注意抗旱和防治豆荚螟及鼠害。
综上所述,南夏豆46以其早熟、高产、高营养的特性,以及适宜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套作种植的优势,成为了当地农业发展的重要选择。南充市农业科学院的这一创新成果,不仅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也为四川省乃至全国的大豆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