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高原的绿色奇迹——"定薯1号"
在甘肃的广阔土地上,一种名为"定薯1号"的马铃薯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成为当地农业的一颗璀璨明星。由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与甘肃农业大学联合培育的这一品种,以其强大的抗旱能力和抗病性,为干旱地区的农民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定薯1号"的生命周期为127天,植株高度适中,达到68厘米,株型直立,茎叶均为绿色,分枝能力中等。紫色的花冠在花期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而其天然结实性也处于中等水平。最为人称道的是其扁圆形的块茎,浅白色的薯皮略显粗糙,但内部的白色薯肉却质地细腻,芽眼少且浅,呈现出淡淡的红色,这不仅提高了食用品质,也增加了观赏性。
在营养成分上,"定薯1号"同样表现出色,干物质含量高达25.76%,粗蛋白含量为2.44%,粗淀粉含量达到19.84%,还原糖含量为0.45%,维生素C含量更是高达132.7毫克/公斤,这些丰富的营养成分,不仅满足了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也为食品加工提供了优质的原料。
产量上,"定薯1号"更是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在2005至2006年的省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高达1230.7公斤,比传统品种渭薯1号增产39.5%。2008年的生产试验中,更是达到了2088.9公斤的平均亩产,比对照增产8.65%,这一成绩无疑为农民的增收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种植"定薯1号"并不复杂,只需遵循几个简单的栽培要点:选择禾谷类或豆科作物的前茬地,避免与茄科作物连作;在甘肃中部干旱地区,4月下旬是播种的最佳时期;播种量控制在130-140公斤/亩,每块种薯带1-2个芽眼;保苗数量在3700-4200株/亩之间,旱地平作或水地起垄种植均可;播前进行催芽晒种,以确保种薯的活力;最后,在70%以上的茎叶变黄萎时割去茎叶,3-4天后即可收获。
"定薯1号"的适宜种植范围广泛,不仅在甘肃定西、天水、临夏、白银、兰州榆中等干旱地区表现优异,而且在洮渭灌区、河西灌区及黄河灌区等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块,其产量更是能够达到更高的水平。
总而言之,"定薯1号"以其高产、优质、抗病的特性,成为了甘肃地区农业发展的一大助力,为农民的增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