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稻香,滇籼糯1号的丰收故事
2024-08-01 03:19:38 发布
在云南的广袤田野上,一种名为“滇籼糯1号”的稻米品种以其独特的品质和产量,赢得了农民的青睐。这个由云南省滇型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以及西双版纳州种子管理站共同培育的品种,自1989年金南特43与滇新10号的杂交诞生以来,就注定了它的不凡。
滇籼糯1号,一个籼型常规糯稻的代表,以其160天的全生育期,104.0厘米的适中株高,以及紧凑的株型和强大的分蘖力,展现出了它在田间的卓越表现。谷粒虽小,却金黄饱满,成熟时的转色表现尤为出色,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丰收信号。
在米质检测上,滇籼糯1号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79.3%的出糙率、73.4%的精米率、71.2%的整精米率,以及5.7mm的粒长和2.1的长宽比,都昭示着它作为优质稻米的潜力。此外,1%的阴糯率、7.0的碱消值、100mm的胶稠度,以及1.9%的直链淀粉和8.6%的蛋白质含量,综合评定为4级,这一系列数据的背后,是对品质的不懈追求。
在抗病性方面,滇籼糯1号同样表现出色,2级的稻瘟病抗性级别,强的抗性鉴定评价,为种植者提供了一份安心的保障。
产量表现上,滇籼糯1号在2005至2006年的云南省常规籼稻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达到了525.8千克,较对照增产1.35%,增产点(次)率达到了52.63%。在生产示范中,平均亩产更是高达590.16千克,较对照增产21.33%,这样的成绩,无疑是对滇籼糯1号潜力的最好证明。
滇籼糯1号,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300米以下的籼稻区种植,它不仅是农民增收的希望,更是云南稻作研究的骄傲。这粒粒稻香,承载着云南农业的明天,也预示着一个更加丰收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