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两优348: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的高产水稻新品种
探索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的创新成果,我们发现了一种名为“徽两优348”的水稻新品种,它以其卓越的产量和抗病害能力在众多水稻品种中脱颖而出。这种中籼两系杂交稻品种,以其审定编号皖审稻2017023,成为了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与蚌埠海上明珠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的结晶。
徽两优348的平均株高为122.3厘米,穗长24.1厘米,每亩有效穗数达到14.4万,每穗总粒数高达207.6粒,结实率达到78.6%,千粒重为28.85克。全生育期为137.6天,相较于对照品种Ⅱ优838早熟1.5天。在抗性方面,徽两优348表现出色,2013年和2014年连续两年的抗性鉴定显示,该品种对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均具有中抗性。
在品质分析上,徽两优348的米质在2013年和2014年分别达到了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5级和3级标准,证明了其优良的食用品质。
产量表现方面,徽两优348在2013年和2014年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分别为613.38千克和619.67千克,分别较对照品种增产6.03%和7.63%。2016年生产试验亩产更是达到了635.08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8.11%,显示出其显著的增产潜力。
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 播期:4月底至5月初,秧田亩播种量15千克,秧龄30天。
2. 栽插密度:行株距20×23或17×27厘米,每穴2粒种子苗,亩基本苗6-8万。
3. 施肥:需肥水平中等偏上,施足基肥和面肥,早施分蘖肥,增施穗粒肥。
4. 灌水:浅水栽秧,适水活棵,干湿交替促分蘖;及时考田,后期切忌断水过早。
5. 病虫害防治:播种前用强氯精浸种,以防恶苗病。生育全程加强病虫测报,及时防治稻蓟马、螟虫及稻飞虱、稻曲病。
经过严格的审定,徽两优348符合安徽省稻品种审定标准,并已通过审定。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但需要注意相关病害的防治。徽两优348以其高产、优质和较强的抗病害能力,为安徽省乃至更广泛地区的水稻种植提供了新选择,助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