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酮病:如何有效预防与治疗?
2024-06-27 06:02:41 发布
奶牛酮病是一种由于泌乳奶牛体内糖分缺乏引起的营养代谢疾病,表现为消化障碍、酮体水平升高、体重减轻和产奶量下降。此病多发于高产奶牛,尤其是3至6胎的母牛,尤其在冬季更为常见。病因可能包括饲料不足、饲料品质差、矿物质缺乏、碳水化合物供给不足或乳牛过度肥胖等。
治疗奶牛酮病的方法包括替代疗法,如静脉注射50%葡萄糖或果糖溶液,以及口服丙二醇或甘油。激素疗法适用于体质较好的病牛,可使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胰岛素。其他治疗方法包括水合氯醛、氯酸钾水溶液、半胱氨酸和碳酸氢钠的静脉注射,以及使用健胃剂和氯丙嗪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预防措施包括在奶牛产前确保饲料中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适中,增加易于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和优质青干草的供给,同时补充维生素、钴和磷等矿物质。对于酮病高发牛群,尤其是泌乳早期或产奶量高的母牛,应进行早期检测和治疗,可口服丙二醇或丙酸钠以预防疾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