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泗薯1号:长江流域的甘薯新宠,高产量与抗病力的完美结合

2025-04-14 05:49:39 发布

在长江流域的肥沃土地上,一种名为“皖泗薯1号”的甘薯品种正以其卓越的产量和抗病能力,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这款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泗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精心培育的甘薯,以其早熟特性和130天的生育期,为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希望。

“皖泗薯1号”以其纺锤形的薯块和中等红色的薯皮,搭配白色的薯肉,不仅外观吸引人,更以其高烘干率31.74%和淀粉率21.25%,在产量上超越了传统品种。它的粗蛋白含量为0.72%,还原糖3.14%,可溶糖5.87%,胡萝卜素0.34毫克/100克,花青素0.85毫克/100克,这些丰富的营养成分使其成为健康食品的优选。

在抗病性方面,“皖泗薯1号”展现了中抗根腐病和黑斑病的能力,对茎线虫病和薯瘟病也有一定的抵抗力,这使得它在田间管理上更为省心。此外,它的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均比对照品种商薯19有显著的增产,分别增产12.47%至16.66%和14.48%至17.02%,淀粉产量也比对照品种增产15.11%至17.13%。

栽培“皖泗薯1号”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要点。首先,培育壮苗是关键,使用高温催芽和地膜覆盖技术,以及多菌灵浸种,可以确保苗的健康生长。其次,合理密植和适时早栽,春薯亩栽插密度3200至3500株,夏薯3500至4000株,有助于提高产量。肥料运筹方面,适宜在中等肥力以上田块种植,并施足基肥。田间管理上,高大垄形利于排涝降渍,确保丰产丰收,同时注意病虫草害的防控。

“皖泗薯1号”适宜在长江流域的贵州、安徽、江苏地区春、夏季种植。在选择种植地块时,应避免根茎线虫病重病地块,并注意轮作倒茬,增施有机肥,以保持土壤的肥沃和健康。

总的来说,“皖泗薯1号”以其高产量、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抗病性,成为了长江流域农民的新选择,它不仅能够带来经济效益,还能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的食物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