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农业新宠——闽玉糯3号,糯玉米的美味新选择
在福建省的广袤田野上,一种名为“闽玉糯3号”的玉米品种正在成为当地农业的新宠。它不仅拥有独特的风味和品质,还以其较短的生长周期和优异的抗病虫害能力,赢得了农民朋友们的青睐。
闽玉糯3号是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精心培育的成果,其品种来源融合了自交系Cui和糯玉米资源材料的精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糯玉米品种。它的生长周期平均为81.3天,比传统的对照品种短了2.7天,这意味着农民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收获到新鲜的玉米。
在外观上,闽玉糯3号株型半紧,株高约223.2厘米,穗长17.4厘米,呈现出长锥型的果穗,每穗平均有15.2行,每行约29.2粒,白粒白轴,鲜百粒重达到35.9克。这种玉米不仅外观吸引人,而且品质上乘,皮渣率仅为10.68%,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97.82%,完全符合国家对糯玉米的标准。
在产量方面,闽玉糯3号虽然与对照品种相比略有减产,但这种减产并不显著,且在2009年的续试中,它甚至比对照增产了0.50%。这表明,闽玉糯3号在产量上具有稳定性和潜力。
然而,作为一种新品种,闽玉糯3号在抗病虫害方面也表现出了一定的特性。它对大斑病和小斑病有较强的抗性,但对纹枯病和茎腐病则表现出中感。因此,在栽培过程中,农民需要特别注意防治这些病虫害。
栽培技术要点提示我们,春播和秋播的时间分别在3月中旬到4月上旬和7月中旬至8月中旬,播种时要注意与其他玉米隔离,以防止串粉。每亩适宜种植3500至3700株,并且要施足基肥,重施穗肥,酌施粒肥,以保证玉米的健康生长。
最终,经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严格审核,闽玉糯3号以其春播81天左右的短周期、中等产量、优质口感和良好的抗病虫害能力,被认定为适宜福建省种植的糯玉米品种,并通过审定。这不仅为福建省的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也为喜爱糯玉米的消费者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