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力作——金早51,浙江省早稻新选择
2025-05-08 05:15:03 发布
金早51,一个由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精心培育的水稻新品种,以其卓越的特性和表现,正成为浙江省早稻种植的新宠。这个品种的审定编号为浙审稻2022003,是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王孔俭、邓飞、陆爱国、饶玉春、周建霞)团队的杰作,品种来源于甬籼142与金11-02的杂交。
金早51的植株中等高度,株型适中,展现出良好的分蘖力。它的剑叶宽阔且挺拔,叶色鲜绿,穗大粒多,结实率保持在中等水平。谷粒呈椭圆形,稃尖秆黄色且无芒,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为115.5天,略长于对照品种中早39。
在品质与抗性方面,金早51经过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的抗性鉴定,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分别为中感和高感。在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检测中,金早51的平均整精米率为46.3%,长宽比2.1,垩白粒率47.0%,垩白度6.4%,透明度3.0级,碱消值5.6级,胶稠度66.5mm,直链淀粉含量26.2%,米质各项指标均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的普通水平。
产量表现上,金早51在2019年和2020年的浙江省早籼稻区试中,平均亩产分别为549.5公斤和495.9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早39增产2.3%和6.3%。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22.7公斤,比对照增产4.3%。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5.7公斤,比对照增产6.0%。
栽培金早51时,建议适当增加落田苗,并注意防治白叶枯病等病虫害。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专家们认为,金早51属于中迟熟常规早籼稻,田间生长整齐,株高中等,长势繁茂,分蘖力中等,茎秆较粗,抗倒性较好,后期转色好,谷色黄亮,丰产性好,适宜在浙江省作早稻种植。金早51以其出色的表现,正成为浙江省早稻种植的新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