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原的绿色奇迹——保饲麦35号大麦品种介绍

2025-04-12 06:05:44 发布

在云南的高原上,一种名为保饲麦35号的大麦(青稞)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成为农业领域的新宠。这一品种由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云南农业大学联合申请,由赵加涛、刘猛等育种专家精心培育而成,其品种来源为B3-2332/13-J21。

保饲麦35号是一种饲料用类型的大麦品种,其生育期为148天,属于常规种。这种多棱皮大麦以其春性特征,植株高秆,平均株高达到96厘米,穗芒长直齿,平均穗长6.7厘米而著称。叶片深绿色,叶姿直立,叶耳白色,幼苗直立,单株穗数平均为2.30个,每穗结实47.50粒,单株粒重4.70克,千粒重高达43.00克。籽粒较大,黄色,饲用蛋白质含量为10.28%,淀粉含量51.00%,赖氨酸含量0.34%,β葡聚糖含量4.46%。

在抗病性方面,保饲麦35号表现出色,高抗条纹病、条锈病、黄矮病、赤霉病和白粉病。在产量上,第1生长周期亩产370.8千克,比对照V43增产4.12%;第2生长周期亩产431.8千克,虽然比对照V43减产0.10%,但整体表现依然令人满意。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播种前晒种1~2天,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每亩播种量约10千克。合理施肥,每亩施农家肥1500~2000千克,复合肥(15-15-15)20千克,尿素15千克作为底肥;在大麦分蘖期每亩追施尿素15~20千克。灌水3~5次,包括出苗水、分蘖水、拔节水、抽穗杨花水和灌浆水。同时,还需防治病虫草害及鼠害,并及时进行田间管理,适时收获。

保饲麦35号适宜在云南海拔1400~2200米的水田旱秋、冬季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种植。由于该品种分蘖强、千粒重高,种植时需注意重施种肥,早施分蘖肥,不施穗肥。

保饲麦35号以其高产、抗病和优质的饲料特性,成为了云南高原上绿色农业的一颗璀璨明珠,为当地农业发展和饲料供应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