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的秘密武器:浙优21,浙江省的农业新星
在浙江省的广袤田野上,一种名为“浙优21”的水稻品种正以其卓越的产量表现和优良的品质,成为农民们心中的“丰收秘密武器”。这个由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精心培育的品种,原名“浙优1121”,在2016年获得了审定编号浙审稻2016015。
“浙优21”是一种单季籼粳杂交稻,它的选育团队由王建军、王林友、张礼霞、金庆生等专家组成。这个品种的诞生,是他们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它的父母本分别是浙04A和浙恢F1121,这两个亲本的结合,孕育出了一个既强壮又高产的后代。
在产量上,“浙优21”的表现令人瞩目。2013年的浙江省区试中,它的平均亩产达到了708.4公斤,比对照品种甬优9号增产了4.7%。2014年续试,产量更是达到了633.1公斤,增产幅度达到了12.8%,这一成绩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两年的省区试平均亩产为670.7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8.4%。2015年的省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669.6公斤,比对照增产10.3%。
“浙优21”的植株长势繁茂,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分蘖力中等偏弱,剑叶长挺,穗大粒多,着粒紧密,谷粒椭圆形,颖尖无色无芒。它的全生育期大约为161.1天,比甬优9号长0.9天。每亩有效穗数为12.4万,成穗率为60.5%,株高128.1厘米,穗长19.9厘米,每穗总粒数286.0粒,实粒数248.5粒,结实率高达86.9%,千粒重23.3克。
在抗病性方面,“浙优21”表现出了一定的抗性。2013-2014年的抗性鉴定显示,它的平均叶瘟等级为4.9级,穗瘟为7级,穗瘟损失率为4级,综合指数为5.3;白叶枯病等级为5.6级;褐稻虱为8级。在稻米质量方面,它的整精米率为69.8%,长宽比为2.0,垩白粒率为21.5%,垩白度为3.9%,透明度为2级,胶稠度为82mm,直链淀粉含量为14.6%,米质指标分别达到了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4等和3等。
对于种植“浙优21”的农民来说,需要注意稻曲病、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防治。虽然“浙优21”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有一定的敏感性,但只要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就能确保丰收。
浙江省农科院的专家们认为,“浙优21”是一种适合在浙江省种植的单季稻品种,它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优良。对于追求高产和高品质的农民来说,“浙优21”无疑是一个理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