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两优143:杂交水稻新希望,产量与抗病性并重

2024-07-29 02:37:10 发布

在水稻种植领域,"Y两优143"以其独特的品质和性能,成为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骄傲之作。这款水稻品种,以其审定编号粤审稻2012018,为农业带来了新的生机。

"Y两优143"是Y58S与P143的杂交后代,它是一种感温型两系杂交稻组合,具有较长的生长周期,平均全生育期为137至138天,比优优128长5至7天。植株高大,株型紧凑,分蘖力中强,剑叶挺直,穗粒丰满,尽管结实率略低,但抗倒力强,耐寒性中等,这些都是它在田间表现出色的基础。

在产量方面,"Y两优143"在2010年和2011年的试验中,平均亩产分别为447.44公斤和480.96公斤,与对照种优优128相比,产量表现相当,甚至有所增产。日产量稳定在3.24至3.51公斤之间,显示出其稳定的产量潜力。

然而,"Y两优143"的米质尚未达到优质等级,整精米率和垩白粒率等指标有待提高。但直链淀粉和胶稠度等指标显示出其食味品质的潜力,食味品质分在76至79之间。

在抗病性方面,"Y两优143"表现出色,尤其是对稻瘟病的抗性,全群抗性频率高达91.89%至97.62%。然而,它对白叶枯病的抗性为中等,需要在栽培过程中特别注意防治。

栽培技术要点强调了中后期肥水管理的重要性,以提高结实率,同时提醒农户注意防治白叶枯病。制种技术要点指出,在湖南长沙夏制时,父本应比母本早播11至12天,以确保杂交的成功。

综合来看,"Y两优143"以其稳定的产量表现和良好的抗病性,成为广东省中南和西南稻作区早、晚造种植的优选品种。尽管米质有待提升,但其在产量和抗病性上的平衡,为水稻种植者提供了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