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农业科技的创新瓶颈?

2024-06-14 04:28:06

自2014年农业部党组提出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战略决策以来,中国农科院引领的联盟已在深化合作、拓展领域、完善机制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经济日报》记者专访了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探讨了联盟如何有效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廖司长指出,尽管我国农业科技对现代农业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但体制机制等深层问题仍制约着创新能力的提升。联盟的建立旨在集结全国农业科技优势,加速突破关键科技难题,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面对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分工不科学等问题,联盟通过打破部门、学科、区域界限,推动上中下游紧密衔接,实现学科间的协同攻关,从而提升资源配置和科技创新效率。

在全球科技资源整合的大背景下,联盟的建设也响应了国际社会加强学科集群与企业集群协同创新的趋势。通过统筹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等资源,联盟加快了重大成果的产出,助力我国农业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

廖司长还提到,农业部在联盟工作启动之初就提出了“一盘棋”“一条龙”“一体化”的工作思路,通过构建50个不同领域的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形成了中央与地方、院所与企业互赢共建的发展新格局。同时,联盟加强了机制研究,形成了“一个产业问题、一个科学命题、一个项目支撑、一个运行机制”的工作模式,以促进协同创新和转化推广。

在管理上,联盟支持和指导了区域性联盟的成立,并对省级和行业联盟的筹备和建设提供了指导和推动。廖司长强调,联盟要聚焦解决重大问题,整合优势力量,突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绿色发展的关键瓶颈。此外,联盟还需创新运行机制,建立目标一致、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激发联盟的活力和动力。

为创造发展条件,联盟鼓励申报国家科技专项,争取将攻关任务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并利用金融政策和社会资本支持联盟建设。农业部也准备提供经费支持,以确保联盟的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