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谷26:辽宁省旱地农林研究所的高产谷子新品种

2024-08-14 09:25:14 发布

在辽宁省旱地农林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一种名为“朝谷26”的谷子新品种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优势,正逐渐成为农业界的新星。这款谷子品种以其独特的粮用类型和中熟特性,展现出了不俗的农业价值。

朝谷26的生育期为118天,属于常规种,幼苗叶鞘呈现浅紫色,叶姿半上冲,单秆生长,花药黄色,刚毛绿色且较短。其株高约106.30厘米,穗长21.70厘米,穗形为纺锤形,穗密度中到密,单穗重25.10克,穗粒重17.68克,千粒重3.80克。籽粒为黄色,小米中等黄色,胚乳粳型,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粗蛋白含量达到10.10%,粗脂肪含量3.40%,总淀粉含量83.20%,支链淀粉含量75.39%,赖氨酸含量0.23%。

在抗病性方面,朝谷26表现出中抗谷瘟病,抗谷锈病,抗白发病的能力,蛀茎率仅为2.30%。在产量方面,第1生长周期亩产达到380.9千克,比对照品种九谷11增产10.02%;第2生长周期亩产更是高达410.0千克,比对照增产14.53%。

为了确保朝谷26的高产,辽宁省旱地农林研究所提供了详细的栽培技术要点,包括每亩播量300~400克,播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使用包衣种子以预防白发病。每亩保苗3.0万~3.5万株,施用复合肥40~50千克,追施尿素10~15千克。同时,还需要注意防治谷子粟叶甲、钻心虫和黏虫,并在谷苗3~5叶期喷施专用除草剂去除假杂交种及杂草。

朝谷26适宜在辽宁朝阳,内蒙古赤峰、通辽,吉林公主岭、吉林地区等春谷生态区春季种植。在种植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喷洒除草剂的时间和浓度,以确保作物的健康生长。

朝谷26的问世,不仅为农民提供了一个高产量、高抗病性的谷子新选择,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随着这一新品种的推广,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将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