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如何重塑国土空间治理?
数字化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影响着国土空间治理。2月20日,重庆举办了“国土空间数字化治理和智慧国土建设”的院士专题报告会,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行”活动的一部分。会上,10余位院士和资深专家共同探讨了国土空间治理的最新趋势,特别是在重庆这样的“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背景下的数字化治理特点。
郭仁忠院士在报告中强调,国土空间治理的现代化不仅需要转变观念,还需要重构治理范式。他指出,5G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将深刻改变土地资源的利用、保护和研究方式。大数据中心、实景三维中国和数字孪生城市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为数字经济、自然资源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型提供支撑。
吴志强院士则强调了数字智能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感知、学习和迭代升级中的作用。他建议建立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平台,整合政府和社会的各类数据,为规划、管理、决策和服务提供信息支撑。同时,建立城市数据联盟,解决数据缺失和质量问题。
朱合华院士则从地下空间开发的角度,展示了数字孪生技术在精细化分析和决策支持中的应用。他以重庆渝中半岛的地下空间开发为例,说明了数字孪生技术如何帮助实现三维“双评价”,清晰地识别开发潜力和风险。
重庆市在国土空间数字化治理与智慧国土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建成了省域全覆盖的实景三维模型,数据分辨率普遍优于0.4米,并建立了全范围、多形式、多尺度的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数据库。此外,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综合市情系统、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和重庆市公共数据资源开放系统等时空信息平台的建设,已为100余项应用提供了支撑。
胡春宏院士在致辞中提到,自然资源领域的数字化变革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重庆的复杂地理环境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数字化不仅提升了国土空间治理的效率和精准度,也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