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闽甜糯707”:福建农业的新宠儿

2025-05-02 05:16:37 发布

在福建的田间地头,一种名为“闽甜糯707”的玉米品种正悄然成为当地农业的新宠。这个品种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精心培育,以其独特的特性和优良的表现,通过了国家玉米品种审定,编号为国审玉20210652。

“闽甜糯707”以其早熟性著称,相较于苏玉糯5号,它能够提前1.0天成熟,为农民朋友们节省了宝贵的时间。这种玉米株高达到190厘米,穗位高64厘米,穗长18.9厘米,穗粗4.5厘米,穗轴白色,籽粒也是纯净的白色,百粒重高达38.1克。在口感上,它经过品尝鉴定,获得了87.8分的高分,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97.25%,这意味着它的口感更加糯软,更受消费者喜爱。

在产量方面,“闽甜糯707”同样表现出色。2019至2020年的联合体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达到714.1千克,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11.7%,显示出其卓越的生产潜力。

种植“闽甜糯707”需要遵循一定的栽培技术要点。春播时间为3月至4月,秋播时间为7月至8月,亩种植密度建议在3200至3600株之间。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的尿素和复合肥,确保植株健康成长。在喇叭口期后结合培土,再次施用尿素和复合肥,以促进植株发育。授粉前后增施钾肥,以保证植株的营养均衡。同时,综合防治病虫害,确保植株健康生长。一般在授粉后22至24天进行采收,以获得最佳的食用品质。

尽管“闽甜糯707”具有诸多优点,但也需要注意防治纹枯病、小斑病和南方锈病等病害。这些病害的防治是确保“闽甜糯707”健康成长的关键。

总的来说,“闽甜糯707”以其早熟、高产、优质的特征,成为了东南鲜食玉米区的理想选择。适宜在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南地区、上海市、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的鲜食玉米区种植,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