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玉37:黄淮海地区夏播玉米新宠

2024-07-26 02:58:38 发布

在黄淮海地区的田野上,一种名为“蠡玉37”的玉米新品种正以其出色的表现成为农民的新宠。由石家庄蠡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精心培育,这一品种不仅在生长周期上与郑单958相当,更以其抗病性和高产性赢得了农业专家和农民的青睐。

“蠡玉37”的审定编号为国审玉2010010,它的诞生源于L5895和L292的完美结合。2009年,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专家对它进行了严格的审定,确认了其在黄淮海地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从出苗到成熟,它只需101天,有效积温大约2550℃,这使得它在黄淮海夏播玉米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它的植株特征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幼苗时期,叶鞘和叶片分别呈现浅紫和绿色,而花药和颖壳则是更淡的紫色。成熟后的植株,株型紧凑,株高达到268厘米,穗位高112厘米,叶片数达到19片。花丝为浅紫色,而果穗则是长筒型,穗长18厘米,穗行数在14到16行之间,穗轴白色,籽粒为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为33.2克。这些特征不仅美观,更有助于提高产量。

在抗病性方面,“蠡玉37”同样表现出色。它高抗矮花叶病,中抗大斑病和茎腐病,对于小斑病、瘤黑粉病和弯孢菌叶斑病有一定的抗性,但对褐斑病、南方锈病和玉米螟的抗性较弱。因此,农民在种植时需要特别注意防治这些病虫害。

在产量表现上,“蠡玉37”同样不遑多让。2008至2009年的区域试验显示,其两年平均亩产达到了667.4千克,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了7.5%。在2009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为624千克,增产幅度为6.4%。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蠡玉37”的高产潜力。

为了确保“蠡玉37”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也不容忽视。在中等肥力以上的地块栽培,每亩适宜的密度为4000至4500株。同时,为了防止倒伏,农民需要在种植时特别注意,同时加强对玉米螟、褐斑病和南方锈病的防治。

综合以上特点,“蠡玉37”被审定为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适宜在河北中南部、山东、河南、陕西关中灌区、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山西运城地区进行夏播种植。这不仅为农民提供了一个高产、抗病的玉米新选择,也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