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育粳2号:江苏田野上的丰收希望
在江苏的肥沃土地上,一种名为“扬育粳2号”的水稻品种正在成为农民们心中的希望之星。这个品种,原称“扬育粳1号”,由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精心培育而成,于2006年诞生,经过扬州市种子管理站和江苏田源种业有限公司的共同努力,最终在2011年获得审定编号苏审稻201113。
扬育粳2号以其迟熟中粳稻的特性,特别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它不仅适应性强,而且产量表现也非常出色。在2008至2009年的江苏省区试中,扬育粳2号的两年平均亩产达到了616.2公斤,比对照淮稻9号增产3.7%,其中2008年增产显著,2009年增产极显著。2010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605.0公斤,比对照增产5.12%。
扬育粳2号的株型紧凑,长势旺盛,穗型中等偏上,分蘖力强,叶色淡绿,群体整齐度好,后期熟相佳,抗倒性中等。其米质理化指标表现优异,整精米率达到71.0%,垩白粒率35.0%,垩白度2.8%,胶稠度87.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7%,食味上佳。
在栽培技术方面,扬育粳2号的种植要点包括适时播种、培育壮秧、适时移栽、合理密植以及科学肥水管理。播种一般在5月上中旬进行,湿润育秧每亩净秧板播种量20-30公斤,旱育秧则为35-40公斤。移栽时,每亩栽插2万穴,每穴3-4苗。肥水管理上,注重有机肥的使用,并配合磷钾肥,早施穗肥,适当增施钾肥。水浆管理要薄水栽插,浅水分蘖,寸水抽穗扬花,后期干湿交替。
此外,扬育粳2号的病虫草害防治也不容忽视。播种前用药剂浸种预防种传病害,秧田期和大田期要注意防治灰飞虱、稻蓟马等,中后期则要综合防治纹枯病、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特别注意穗颈稻瘟和白叶枯病的防治。
扬育粳2号,不仅仅是一个品种,它代表了江苏农业科技创新的力量,是农民丰收的希望,也是江苏田野上的绿色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