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新希望】“永旱1号”:耐旱高产的水稻新星

2024-08-01 02:40:33 发布

在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下,一种名为“永旱1号”的旱稻品种在合肥市永乐水稻研究所的精心培育下,以其卓越的耐旱性能和稳定的产量表现,为江淮分水岭以及沿淮水源不足地区的农民带来了新的希望。

“永旱1号”以其独特的株型和分蘖力,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生命力。株高102厘米,亩有效穗可达19万,每穗总粒数高达130粒,结实率高达83%,千粒重达到25克。全生育期大约118天,虽然比绿旱1号稍晚成熟,但其产量和品质表现却不容小觑。

在抗性方面,“永旱1号”经过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的严格鉴定,虽然对稻瘟病和纹枯病的抗性略显不足,但在稻曲病和白叶枯病上表现出了中等以上的抵抗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经过中国农业大学和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的抗旱性鉴定,连续两年均达到了3级的抗旱性能,这在旱稻品种中是相当难得的。

品质上,“永旱1号”同样表现不俗。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检验结果显示,2011年和2012年的米质分别达到了部标5级和4级,保证了稻米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产量方面,“永旱1号”在2011年和2012年的区域试验中,亩产分别达到了397.17公斤和468.10公斤,均较对照品种增产5%以上。2013年的生产试验更是达到了亩产481.90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12.29%,显示出了其在一般栽培条件下的高产潜力。

栽培技术要点上,“永旱1号”的播种期通常在6月10日前后,亩用种量2-3公斤。播种后需及时进行田间管理,包括排水沟的设置、除草、施肥和水分管理,以及病虫害的防治,以确保植株的健康生长。

“永旱1号”的适宜推广区域主要集中在安徽省江淮分水岭和沿淮水源不足地区,这些地区往往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而“永旱1号”的耐旱特性恰好能够满足这些地区的需求,有望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