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棉田新宠——川杂棉28,抗虫增产的绿色选择
2024-08-21 05:35:31 发布
在四川的广袤棉田中,一种名为川杂棉28的棉花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抗虫能力和显著的增产效果,成为当地棉农的新宠。由四川省农科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精心培育的川杂棉28,是结合了核不育两用系GA18和优质、早熟、抗螨、抗病虫品系B36的杂交优势,孕育出的新品种。
川杂棉28的生育期大约为130天,属于中熟品种。它具有塔型的植株结构和中等偏大的深绿色叶片,结铃性强,单铃籽棉重达6.1克。吐絮畅,纤维洁白,衣分高达41.9%,衣指7.9克,籽指10.9克。在抗病性方面,川杂棉28表现出对枯萎病的抗性和对黄萎病的耐受性,同时对棉铃虫具有抗性,对红铃虫则表现为高抗。
在2007至2008年的四川省棉花区域试验中,川杂棉28的籽棉、皮棉和白花皮棉的平均亩产量分别比对照川棉45增产21.61%、19.83%、12.36%。2009年的生产试验中,这些数据分别为13.40%、10.77%、11.72%,充分证明了川杂棉28的高产潜力。
栽培川杂棉28时,应遵循以下要点:3月下旬至4月中旬育苗,每亩种植1800至2500株。施肥要足,尤其是花铃期,要合理配合N、P、K肥料,并多施用有机肥,适当增加磷钾肥。化学调控时,要遵循“少量多次,逐渐加量”的原则,每亩喷施缩节安约5克。病虫害防治方面,要重点防治盲蝽蟓、蚜虫、红蜘蛛等害虫,并根据棉铃虫和红铃虫的虫害情况,适时进行重点监测和防治。
川杂棉28以其优异的抗虫性和增产性能,特别适宜在四川棉区种植,为当地棉农带来了希望和收益,是绿色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