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凉时节,如何确保养殖鱼类安全越冬?

2024-10-21 10:00:07 发布

随着十月的来临,我省的气温开始下降,昼夜温差加大,这使得池塘水温降低,养殖病害相应减少。然而,对于冷流水养殖的金鳟、虹鳟、鲟鱼等鱼类,我们仍需警惕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本月,大部分养殖成鱼将集中上市,必须严格遵守休药期规定,确保商品鱼的质量和安全。对于未能及时上市的鱼类,需要做好越冬的准备工作。

在病情预测方面,虹鳟和鲟鱼特别容易患上肠炎病,特别是在永登、永昌、临泽的虹鳟鱼养殖场以及陇南地区的文县汉坪嘴水库和临夏州永靖县刘家峡水库等地。

为了有效防治,我们需要加强池塘的日常管理,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开启增氧设备,防止鱼类因缺氧而浮头或泛塘。对于即将上市的成鱼,要严格遵守休药期管理,避免在休药期内上市。在捕捞和运输过程中,要谨慎操作,避免鱼类受到机械损伤,从而减少继发性细菌性病害的发生。对于越冬的鱼类,应多投喂高脂肪饲料,以储存足够的能量,确保它们能够安全度过冬季。

在预防水霉病方面,操作时要尽量减少鱼类受伤,越冬池在放鱼前应使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并用3%~5%的食盐水浸洗病鱼5分钟。赤皮病的预防措施包括在放养和捕捞时避免鱼体受伤,发病后可全池泼洒漂白粉1毫克/升,连续用药2天,或使用五倍子2毫克~4毫克/升全池泼洒,连续用药3天。至于竖鳞病,保持水质良好至关重要,拉网、并塘、并箱后要及时用药物给鱼体消毒,发病时可用2%的食盐水和3%的小苏打水混合浸泡10分钟,或使用二氧化氯消毒剂兑水全池泼洒,这些方法都能有效改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