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新选择】通蚕鲜6号:优质蚕豆新品种

2025-04-28 05:14:25 发布

探索农业新品种,我们发现了一种名为“通蚕鲜6号”的蚕豆品种,它由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精心培育,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产量,成为了农民朋友们的新宠。

“通蚕鲜6号”以其鲜籽粒型特征脱颖而出,出苗整齐,生长势旺盛,籽粒大而饱满。它的种皮色泽鲜亮,口感鲜美,无涩味,品质上乘。株高约85厘米,叶片宽大,茎秆粗壮,结荚高度适中,单株分枝3.9个,结荚9个,单荚重20~25克,每荚约有1.95粒,荚长12厘米、宽2.8厘米,鲜籽长3.0厘米、宽2.2厘米。干籽百粒重195克,鲜籽百粒重411克,紫花、浅紫皮、黑脐,全生育期约220天。

在营养方面,“通蚕鲜6号”粗蛋白含量高达30.2%,粗淀粉51.8%,脂肪含量1.3%,单宁0.525%。虽然对锈病敏感,但中抗赤斑病,对病毒病抗性一般,不抗根腐病,耐冷性一般。在产量上,第1生长周期亩产1061.8千克,比对照日本大白皮增产3.49%;第2生长周期亩产748.2千克,比日本大白皮减产0.17%。

栽培“通蚕鲜6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以旱作茬口为宜,避免连作。播种期在10月15日至10月20日之间,穴播行距80厘米,穴距25~30厘米,每穴播种2粒,亩密度在0.6~0.8万株左右。其次,施足基肥,每亩用腐熟厩肥3000~3500千克,再加25千克过磷酸钙作基肥;冬后春前,亩施磷酸二氨15千克左右;花荚期可追施尿素5~10千克/亩,增加结荚率和粒重。同时,要注意清沟理墒,降低田间湿度。在防病治虫方面,要特别注意防治蚕豆锈病、赤斑病和蚜虫。适时采收也很关键,一般在5月上中旬,青豆荚鼓粒饱满,籽粒种脐颜色由黄显黑时即可采摘上市。

“通蚕鲜6号”适宜在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湖北、江西、广西、重庆、贵州冬蚕豆区作鲜食蚕豆种植。但需注意,它对锈病和病毒病抗性差,耐寒性一般,不耐渍,不抗根腐病,因此要特别注意防治蚜虫、飞虱、蓟马等病毒病虫媒,及时排涝,避免在根腐病发病地块和豆科连作地块种植。在未曾种植的区域,建议先引种适应性鉴定,再进行推广应用。

“通蚕鲜6号”以其出色的表现,为农民朋友们提供了一个丰收的新选择,让我们一起期待它在田间地头的精彩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