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田野的新希望】靖粳十八号:高原稻谷的丰收使者
2024-08-28 06:23:54 发布
在云南省的广袤田野上,一种名为靖粳十八号的水稻品种,以其独特的生长特性和产量潜力,正在成为高原稻农的新宠。由曲靖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带来的这一创新成果,不仅是科研人员的心血结晶,更是对传统水稻种植方式的一次革命性突破。
靖粳十八号,编号滇审稻2010016号,是1997年由曲靖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科研团队,经过7年8代的精心选育,用合系34号与靖粳8号杂交而成。这一品种以其株形紧凑、叶片直立、叶色鲜绿而著称,全生育期约188天,株高达到107.0厘米,穗长20.5厘米,亩有效穗高达22.7万,成穗率达到74.5%。
在产量上,靖粳十八号展现出了不俗的表现。2007-2008年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达到了606.5千克,虽然略低于对照品种,但其增产点率高达58.3%,显示出了良好的适应性和增产潜力。在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617.7千克。
品质上,靖粳十八号的米质检测结果令人瞩目:糙米率83.3%、精米率75.4%、整精米率74.6%,粒长4.9mm,长宽比1.7,垩白粒率12%,垩白度1.5,透明度1级,硷消值7.0,胶稠度68mm,直链淀粉17.7%,蛋白质含量高达9.4%,综合评定为2级,这一系列指标均显示了其优良的食用品质。
然而,靖粳十八号并非完美无缺。抗性鉴定显示,该品种对稻瘟病具有抗性,但对白叶枯病的抗性较弱,因此在白叶枯病高发区不宜种植。此外,该品种还具有耐寒性强的特点,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850~2050米的中北部粳稻区种植。
靖粳十八号的诞生,不仅为云南高原地区的稻农带来了新的种植选择,更为稻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绿色田野上,靖粳十八号正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产量,书写着高原稻作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