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单100:贵州高原上的金色希望
在贵州高原的肥沃土地上,一种名为“黔单100”的玉米品种正悄然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希望。它不仅是一个品种,更是贵州省旱粮研究所精心培育的成果,承载着科研人员的智慧和汗水。
“黔单100”的诞生源于2005年的冬季,海南的气候为它提供了适宜的孕育环境。它由自育自交系QR29和QR273精心配对而成,经过多年的培育和测试,终于在2011年获得了黔审玉2011009号的审定编号。
这种玉米品种的生育期为134天,株型半紧凑,株高267厘米,穗位高109厘米,是典型的高产玉米品种。它的果穗筒型,穗长19.8厘米,穗行数15.8行,单穗粒重207.7克,百粒重34.8克,籽粒黄色,硬粒型,穗轴白色。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测试显示,它的容重为770g/L,粗蛋白质9.15%,粗脂肪4.26%,粗淀粉74.92%,赖氨酸0.28%,这些指标都显示了它出色的品质。
在产量表现上,“黔单100”更是令人瞩目。2009年和2010年的贵州省区域试验中,它的平均亩产分别达到了640.5公斤和641.1公斤,比对照增产11.39%和13.75%,增产效果极为显著。两年的平均产量为640.8公斤,比对照增产12.56%。2010年的省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555.6公斤,较对照增产2.61%,增产点达到了83.3%。
“黔单100”不仅产量高,还具有很好的抗病性。它抗大斑病和小斑病,中抗丝黑穗病、纹枯病和茎腐病,但对玉米螟高感,因此需要在大喇叭口期或吐丝期进行防治。
栽培技术要点上,每亩适宜种植密度为3800~4000株,播种前需要施用1500公斤农家肥,25公斤复合肥,30公斤磷肥作为底肥。如果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移栽期应在3叶期。苗期要注意防治地老虎,及时匀苗定苗,并在4~5叶期进行中耕锄草。大喇叭口期培土一次,并结合中耕培土追肥2~3次,每亩共需追施尿素30~40公斤。
“黔单100”适宜在贵州省的多个地区种植,包括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黔南州、黔东南州、铜仁地区、毕节地区、黔西南州和六枝特区海拔1500米以下区域的中上等肥力土壤。
总的来说,“黔单100”是贵州高原上农民增收的金色希望,它的高产、抗病和易于栽培的特性,为当地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