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豆12:黄淮海夏大豆的新希望
在黄淮海地区,夏大豆的种植一直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一种名为“沂豆12”的大豆新品种,它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和适应性,成为了农民朋友的新选择。
沂豆12,这个由郯城县种子公司精心培育的品种,拥有国审豆20220036的审定编号。它源自于tc1136和潍豆80410(潍豆9号)的杂交,展现出了黄淮海夏大豆普通型品种的典型特征。沂豆12的生长周期平均为98天,比中黄13稍晚成熟,株型紧凑,株高约67.5厘米,有效分枝1.7个,底荚高度17.5厘米,单株有效荚数达到35.7个,单株粒数78.8粒,单株粒重17.0克,百粒重22.2克。它的叶片呈卵圆形,花朵为白色,覆盖着棕色的绒毛,籽粒为椭圆形,种皮黄色且微光,种脐黑色。
在营养成分上,沂豆12的籽粒粗蛋白含量高达39.45%,粗脂肪含量为21.23%,这使得它在营养价值上具有明显优势。产量表现方面,沂豆12在2019至2020年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192.0千克,比对照中黄13增产4.5%。2021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189.5千克,比对照中黄13增产10.0%,显示出了其卓越的增产潜力。
种植沂豆12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栽培技术:首先,要在6月上中旬足墒播种,条播行距保持在40至50厘米。其次,根据不同肥力的地块,亩种植密度应控制在1.1万株至1.5万株之间。此外,亩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0至30千克作为基肥,并在花荚期追施氮肥10千克。最后,要加强开花期和结荚鼓粒期的肥水管理,以及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特别提醒,在胞囊线虫病发病严重区域,需谨慎使用沂豆12。
综上所述,沂豆12以其优异的产量和营养价值,成为了黄淮海地区夏大豆种植的新选择。它不仅能够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还能为消费者提供营养丰富的食品。适宜在山东南部、河南中南部和东部、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夏播种植,但胞囊线虫病发病严重区需慎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