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油杂12号:长江流域油菜种植的新星

2024-08-15 03:48:25 发布

在华中农业大学的精心培育下,一种名为华油杂12号的油菜品种以其出色的表现和特性脱颖而出,成为长江流域油菜种植的新选择。这个品种,编号为国审油2006005,是经过科学配种的半冬性甘蓝型温敏型波里马质不育两系杂交种,专为长江中游和上游地区量身定制。

华油杂12号的全生育期在长江中游约为218天,在长江上游则为223天。它拥有半直立的幼苗和肾脏形的子叶,苗期叶片圆润,覆盖着一层蜡质,呈现出深绿色。顶叶中等大小,带有2至3对裂叶,茎部绿色,花朵呈黄色,花瓣相互重叠,形成一种独特的美观。

在长江中游,华油杂12号的平均株高约为173厘米,而在长江上游则高达195厘米。它的株型呈扇形紧凑,分枝匀生,一次有效分枝可达9个左右。角果数量丰富,长江中游平均单株有效角果数为356.0个,长江上游则为476.0个。角果长度和每角粒数也显示出了这一品种的高产潜力,长江中游角果平均长8.5厘米,每角平均21.0粒;长江上游角果平均长5.5厘米,每角平均18.0粒。

华油杂12号的抗病能力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在区域试验中,它展现出了对菌核病和病毒病的良好抗性,这得益于其低病发病率和病指。此外,它的抗倒伏能力也是其一大优势。

在产量表现上,华油杂12号同样不逊色。在长江中游的区域试验中,它的平均亩产达到了182.58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13.41%。而在长江上游,它的平均亩产也达到了167.71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9.29%。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华油杂12号的高产潜力。

在栽培技术方面,华油杂12号需要特别注意不宜早播,以避免早苔早花现象的发生。同时,应加强菌核病的防治,并注意施用硼肥。此外,夏播制种是其栽培技术的关键。

经过严格的审定,华油杂12号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并已通过审定。它适宜在长江中游的湖北、湖南、江西三省,以及长江上游的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四省市和陕西汉中地区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华油杂12号,以其卓越的特性和表现,为油菜种植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