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辐麦2号:长江流域的小麦新希望

2024-08-11 04:39:49 发布

在长江流域的广袤田野上,一种名为“扬辐麦2号”的小麦新品种正以其独特的特性和优势,成为农民朋友们的新宠。它由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精心培育,拥有国审麦2003025的品种审定编号,原名“扬辐9798”,是经过科学选育和辐射处理后的成果。

“扬辐麦2号”的春性特性,让它在成熟期上比传统的扬麦158稍晚两天,但幼苗直立,分蘖力强,叶片深绿且披展,展现出健康的生长态势。尽管株高94厘米,抗倒伏能力略显不足,但通过科学的栽培技术,可以有效预防这一问题。

在抗病性方面,“扬辐麦2号”表现不俗,慢条锈病,中抗叶锈病,对白粉病、纹枯病和赤霉病也有中等的抗性。其籽粒半角质,容重高达757.5克/升,粗蛋白含量达到12.3%,湿面筋含量21.8%,这些指标都显示了它在品质上的优越性。

产量上,“扬辐麦2号”在2001年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357.3公斤,比扬麦158增产2.1%,2003年的生产试验中,更是以14.2%的增产幅度,证明了其高产潜力。

栽培“扬辐麦2号”时,适宜的播期是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每亩基本苗控制在15万株左右。施用充足的基肥和适时的苗肥,以及适量的拔节孕穗肥,是保证其健康成长的关键。同时,采用多效唑拌种和控制肥水等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倒伏,提高产量。

国家品审会的审定意见明确指出,“扬辐麦2号”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适宜在长江中下游麦区的多个地区种植,包括江苏省、安徽省淮南地区、河南南部及湖北襄樊地区、浙江省等地。

“扬辐麦2号”,不仅仅是一个品种的名称,它代表着长江流域小麦种植的新希望,是农民增收的可靠选择,也是科研人员智慧的结晶。随着它的推广应用,我们有理由相信,长江流域的小麦产业将迎来更加繁荣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