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玉1号:乌兰浩特市秋实种业的玉米新宠
在广袤的内蒙古大地上,玉米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品种的改良和优化一直是农业科研的重点。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一种新型玉米品种——罕玉1号,它不仅在产量上有所突破,更以其出色的抗性和适应性,成为乌兰浩特市秋实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的骄傲。
罕玉1号,这个听起来就充满神秘色彩的名字,背后是严谨的科研和精心的培育。它是由H35母本和K10父本杂交而成,母本经过六代自交选育,而父本则来自遥远的黑龙江。这种杂交技术的应用,使得罕玉1号在遗传上具有了独特的优势。
从幼苗期开始,罕玉1号就展现出了其与众不同的特质。叶片绿色,叶鞘浅紫色,第一叶呈现匙形,这不仅为它提供了良好的光合作用条件,也预示着其生长的旺盛。成熟后的植株平展型,株高可达250厘米,穗位75厘米,叶片总数18片,这样的植株结构有利于光合作用的最大化和养分的集中。
雄穗的一级分枝2-3个,护颖绿色,花药黄色,而雌穗的花丝则是浅粉色,这些细节不仅为罕玉1号增添了几分色彩,也为其授粉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果穗长柱型,红轴,穗长18.6厘米,穗粗4.7厘米,穗行数12-16行,行粒数38.2粒,穗粒数534粒,单穗粒重达到了153.6克,出籽率高达83.2%,这些数据无不显示了罕玉1号的高产潜力。
在品质上,罕玉1号同样不输于其他品种。其籽粒为偏硬粒型,黄色,百粒重31.4克。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测定结果显示,罕玉1号的容重为710克/升,粗蛋白含量为10.87%,粗脂肪含量为4.03%,粗淀粉含量为73.03%,赖氨酸含量为0.33%,这些指标均达到了优质玉米的标准。
抗性方面,罕玉1号同样表现出色。它对大斑病和丝黑穗病具有抗性,对茎腐病的抗性稍弱,但对玉米螟的抗性则表现中等。这些抗性特征使得罕玉1号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均能保持稳定的生长。
在试验中,罕玉1号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2006年和2007年的区域试验中,其平均亩产分别为495.0公斤和583.4公斤,均比对照克单8增产。2008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565.0公斤,比对照增产15.0%。平均生育期为117天,虽然比对照相晚2天,但其产量的增加足以弥补这一小小的不足。
栽培技术要点提示我们,亩保苗应控制在3500株左右。同时,对于玉米茎腐病重发区,罕玉1号的使用需要谨慎。适宜地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乌兰察布市,这些地区≥10℃活动积温2400℃以上的条件,为罕玉1号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罕玉1号,不仅仅是一个品种的名称,它代表了乌兰浩特市秋实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对农业科技的贡献,也预示着内蒙古玉米种植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