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在盐碱地的希望之花——“连合”百合
在江苏省的广袤土地上,一种名为“连合”的百合花以其独特的生命力和美丽,成为了当地农业的新宠。“连合”百合,鉴定编号苏鉴花201513,是由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精心培育的成果,它源自于‘Brunello’与‘Yellow Giant’的杂交后代,自2012年诞生以来,便以其卓越的适应性和观赏价值,成为江苏省地区鲜切花和庭院栽培的优选。
“连合”百合的植株株型直立,拥有12~14厘米的周径鳞茎,平均株高达到106.8厘米。它的叶片呈狭叶披针形,互生排列,叶长16.5厘米,宽1.5厘米。花朵顶生伞型花序,数量在4到7朵之间,平均花径14.1厘米。花朵形状碗形,单瓣,橘黄色的花瓣基部带有斑点,花瓣先端向外弯曲,花丝为绿色。设施栽培的生育期为60~75天,露地栽培则为70~80天,平均开花期长达17.6天。“连合”百合不仅抗病、抗逆性强,而且耐盐碱,在pH 8.05的碱性土壤中也能正常生长,展现出了惊人的生命力。
在栽培“连合”百合时,首先要准备土层深厚、土壤疏松的地块,pH值控制在5.0~8.05之间。种植前需深翻土壤40厘米以上,并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采用高畦栽培,畦宽110~120厘米,畦高20~30厘米,沟宽30~35厘米。种植前进行土壤消毒,并在种植前一周浇透水,使用70%遮阳网覆盖设施。
种植“连合”百合时,可以选择露地栽培或温室栽培。周径12~14厘米的鳞茎,种植深度为15~20厘米,株行距为15厘米×20厘米。定植时间应根据品种的生育期和目标花期来确定。
种植后的管理是关键。温湿度管理上,最适温度为14~25℃,白天不宜超过28℃,夜间不低于10℃。阴雨天要注意通风降湿。光照管理上,适宜光照强度为20000~30000lux,冬季每天光照时间不低于7小时,必要时需补充光照。水分管理上,出苗期要适当控水,出苗后保持湿润。养分管理上,生长中期增施氮肥,后期以磷肥、钾肥为主,要少而勤。整个生育期要及时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上,在生长盛期要防治蚜虫和茎腐病。
“连合”百合以其独特的适应性和美丽的外观,成为了江苏省农业的新亮点,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经济效益,也为城市增添了一抹亮色。它在盐碱地上的绽放,不仅是生命力的象征,也是农业科技进步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