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棉10号:河西走廊的棉花新星,抗病高产的农业瑰宝

2024-08-07 04:27:23 发布

在甘肃的广阔田野上,一种名为“酒棉10号”的棉花品种正在成为农民增收的希望之星。由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的这一品种,以其优异的抗病性和高产性能,赢得了广大棉农的青睐。

酒棉10号,一个早熟的陆地棉品种,以其134天的生育期和92.3%的霜前花比率,展现出了其早熟的特性。植株平均高度56厘米,株型紧凑,茎杆紫红且覆盖着茸毛,第一果枝着生节位4.9,果枝层数达到7.7层,这些特征都为高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它的叶片深绿,叶背同样覆盖茸毛,而其卵圆形的棉铃,通常有4-5个室,单株结铃可达7.5个,单铃重5.4克。更令人称赞的是,酒棉10号的棉絮洁白,易于拾摘,衣分高达41.7%,纤维跨长28.8毫米,比强度28.45牛力/特克斯,马克隆值4.4,这些数据都显示了其纤维的高品质。

在抗病性方面,酒棉10号同样表现出色。在枯萎病和黄萎病的考验下,它的剖杆发病率分别为18.6%和58.3%,枯萎病指和黄萎病指分别为10.6和29.0,这表明它是一个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的品种。

产量上,酒棉10号在2004至2005年的区域试验中,两年8点次平均亩产皮棉136.3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21.0%。在2006至2007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皮棉129.4公斤,比对照增产11.7%,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其高产潜力。

栽培酒棉10号,需要在4月上中旬播种,亩保苗1.1-1.2万株。施肥方面,亩施用优质农家肥3-5方,纯N13.0-15.5公斤,P2O5 6.5-8.0公斤,K2O 5.0公斤。灌水策略为花期前后灌水,全生育期灌水3-4次。在盛蕾期和花铃期,使用50%矮壮素2.0~6毫升兑水进行调控,遵循“轻控、勤控”的原则。

酒棉10号适宜在甘肃省敦煌、瓜州、民勤等河西走廊棉区以及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种植,为这些地区的棉农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这不仅是一个品种的成功,更是农业科技力量在田间地头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