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新突破】河农1号:甘肃省的青贮玉米新选择
在甘肃省,玉米种植历史悠久,是当地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一种名为“河农1号”的玉米新品种,它由河西学院和张掖市建国作物种质创新育种工作室共同培育,以其出色的产量和抗病性,为当地农业带来了新的生机。
“河农1号”的审定编号为甘审玉20200087,是一种青贮玉米品种。它的生长周期从出苗到成熟需要138天,比豫玉22号晚熟3天。幼苗时期,它的叶鞘呈现深绿色,叶片和叶缘都是绿色,株型为半披型,株高达到329厘米,穗位高146厘米,成株叶片数为23片。茎基绿色,花药粉色,颖壳浅绿色,花丝粉红色,果穗呈长锥型,穗长21.1厘米,穗行数18行,每行平均有40.2粒,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硬型,百粒重36.6克。
在抗病性方面,“河农1号”表现出色,高抗禾谷镰孢茎腐病,中抗禾谷镰孢穗腐病,中感大斑病,但对丝黑穗病高感,因此在种植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防治。它的籽粒容重为793克/升,含粗蛋白8.8%,中性洗涤纤维含量42.2%,酸性洗涤纤维含量21.9%,淀粉含量28.7%。
产量表现上,“河农1号”同样令人瞩目。2018至2019年的区域试验中,其平均亩产干物质达到2240.25千克,比对照豫玉22号增产6.25%;2019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干物质2242.7千克,比对照增产8.8%。
栽培技术要点方面,建议每亩种植5000株。施肥时,基肥应包括每亩施农家肥2000千克,磷酸二铵15~20千克,氮肥10千克,钾肥10~15千克,硫酸锌2千克;追肥时,在拔节期亩施氮肥20千克,大喇叭口期亩施氮肥30千克。
总的来说,“河农1号”以其高产、抗病和适宜的种植条件,成为了甘肃省春播青贮玉米种植的理想选择。它不仅能够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还能为当地的畜牧业提供高质量的饲料,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