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农251:东北农业的金色希望

2024-08-16 02:03:04 发布

在广袤的东北大地上,东农251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产量,成为农民心中的金色希望。这款玉米品种,由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精心选育,自2002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严格审定(黑审玉2002004),便肩负起了提升农业产量的重任。

东农251的身世颇为不凡,它源自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的合344母本,与东农群体-1的东8112父本的完美结合。幼苗时期的叶片绿色,叶鞘浅紫色,预示着它与众不同的生命力。成长后的植株半紧凑型,株高262cm,穗位92cm,拥有17片叶,雄穗分枝多达8-14个,花药黄色,而雌穗的花丝则是浅绿色,这一切特征都昭示着东农251的强健与高产潜力。

它的果穗短筒型,粉轴,穗长18.3cm,穗粗4.7cm,秃尖0.2cm,穗行数14-16,行粒数39,单穗粒重172.0g,出籽率高达83.4%。籽粒偏马齿型,黄色,百粒重31.7g,品质上乘,2010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容重784g/L,粗蛋白10.08%,粗脂肪4.28%,粗淀粉72.59%,赖氨酸0.27%。

东农251不仅品质出众,抗性同样令人称赞。它抗大斑病(3R),高抗丝黑穗病(0.0%HR),抗茎腐病(10.0%R),中抗玉米螟(5.4MR),虽然对弯孢病稍显敏感(7S),但适当的防治措施便能确保其健康成长。

在2009至2010年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东农251的平均亩产分别为587.3kg和652.1kg,均比对照哲单37有显著增产,平均增产率超过7%。平均生育期111天,虽然比对照晚1天,但这丝毫不影响它成为农民心中的高产明星。

东农251的栽培技术要点简单明了:亩保苗4500株左右。同时,注意防治弯孢病,便能确保东农251在适宜地区——内蒙古自治区≥10℃活动积温2400℃以上地区——茁壮成长,为农民带来丰收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