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白糯918:黄淮海地区鲜食糯玉米的新选择

2024-08-09 02:50:43 发布

在黄淮海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玉米种植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而今,一种名为“郑白糯918”的玉米新品种,以其独特的品质和优势,正逐渐成为这片土地上的新宠。

“郑白糯918”是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精心培育而成,它拥有国审玉2004031的审定编号。这个品种的诞生,是科研人员对玉米基因的深入研究和精心选育的结果。它的母本和父本均源自具有白糯基因的玉米群体材料,经过连续自交选育,最终形成了这一具有优良特性的品种。

“郑白糯918”的生育期大约为80天,幼苗生长旺盛,株型平展,株高达到253.7厘米,穗位高达111.4厘米。它的叶片、叶鞘、颖壳和花丝均呈现绿色,而果穗为筒型,穗长19.51厘米,穗行数13.46行,穗粗4.40厘米,穗轴白色,籽粒白色,百粒重高达28.0克。

在抗病性方面,“郑白糯918”表现出色,抗玉米螟,中抗茎腐病和矮花叶病,但对大斑病、小斑病、黑粉病和弯孢菌叶斑病有一定的敏感性。在口感上,经过专家品尝鉴定,它达到了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支链淀粉含量高达98.65%,完全符合糯玉米的品质要求。

产量方面,“郑白糯918”同样表现不俗。在2002-2003年的区域试验中,它的平均亩产鲜果穗达到了820.6公斤,比对照品种苏玉糯1号增产24.2%,显示出其高产潜力。

栽培“郑白糯918”时,适宜的种植密度为3300-3600株/亩,需要特别注意隔离,以避免杂交影响品质。同时,要及时收获,以防病害的发生。在病害防治上,需要特别关注大斑病、小斑病、黑粉病、茎腐病和矮花叶病的防治。

经过严格的审核,郑白糯918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已通过审定。它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北京、江苏北部、安徽北部等夏玉米区作为鲜食糯玉米种植。然而,在叶斑病、黑粉病高发区,种植者需要谨慎使用。

“郑白糯918”,以其高产、优质、抗病的特性,正成为黄淮海地区鲜食糯玉米种植的新选择,为当地农民带来新的希望和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