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新突破——晋单77号玉米的崛起
在山西省的广袤田野中,一种新型玉米品种正以其卓越的表现吸引了农业专家和农民的目光。它就是晋单77号,一个由山西省现代农业研究中心精心培育的玉米新贵。今天,让我们来一探究竟,了解这个品种如何成为山西农业的新星。
晋单77号的诞生
晋单77号玉米,审定编号为晋审玉2010024,是山西省现代农业研究中心的科研结晶。它的诞生源于L3115和L0367两个亲本的完美结合,试验名称“龙田6号”。这个品种的诞生,标志着山西省在玉米育种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生长特性
晋单77号的生育期大约为129天,植株半紧凑,高度可达263厘米,穗位在115厘米左右。叶片宽厚,茎杆硬挺,雄穗分枝多达15个,主枝较长,花粉粒呈黄色,而雌穗花丝为粉色。果穗呈筒型,穗轴红色,穗长19.6厘米,穗行数为18行,每行平均有40.9粒,籽粒为黄色马齿型,百粒重达32.7克。
抗病能力
在抗病鉴定方面,晋单77号表现出色。2007至2008年的鉴定结果显示,它对矮花叶病具有高抗性,对穗腐病也具有抗性,同时对大斑病和青枯病具有中等抗性。然而,它对丝黑穗病和粗缩病的抗性稍显不足。
品质分析
在品质上,晋单77号同样不遑多让。2008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检测数据显示,其容重为764g/l,粗蛋白含量为8.82%,粗脂肪含量为4.03%,粗淀粉含量高达74.45%。
产量表现
在产量方面,晋单77号的表现更是令人瞩目。2007至2008年的区域试验显示,2007年亩产达到737.7kg,比对照品种农大108增产12.6%;2008年亩产760.0kg,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8.9%。两年平均亩产748.9kg,比对照增产10.7%。2008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741.7kg,比当地对照增产7.3%。
栽培要点
为了确保晋单77号的高产,建议种子进行包衣处理,以防治丝黑穗病和地下害虫。亩留苗3500-3700株,施用农家肥2000kg,复合肥或磷酸二铵20kg,并适时追施尿素25kg。
适宜区域
晋单77号玉米适宜在山西春播中晚熟玉米区种植,这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选择和希望。
晋单77号的问世,不仅为山西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也为农民的增收提供了新途径。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晋单77号将在未来的日子里,成为更多农民朋友信赖的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