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麦30——黄淮冬麦区的高产新秀

2024-07-24 02:41:51 发布

在广袤的黄淮冬麦区,一种名为“淮麦30”的小麦新品种正以其出色的产量和品质,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精心培育的淮麦30,以其国审麦2013017的编号,正式亮相于农业市场。

淮麦30是一个弱春性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为218天,与偃展4110品种的成熟期不相上下。它拥有半直立的幼苗,叶细长且颜色浓郁,展现出良好的生长势头。虽然冬季抗寒性一般,但分蘖力强,分蘖成穗率高,春季生长迅速,抽穗早,灌浆速度快,成熟时落黄表现一般。

淮麦30的株高约80厘米,株型紧凑,但需注意其抗倒伏能力较弱。它的穗层整齐,叶片宽长且自然下垂,形成独特的田间景观。穗型为长方形,芒长,壳白,粒白,且籽粒饱满,质地坚硬,平均亩穗数高达43.7万穗,穗粒数28.6粒,千粒重达到43.5克。

在抗病性方面,淮麦30对叶锈病、白粉病、纹枯病高感,对赤霉病中感,但对条锈病有较好的抗性。品质上,它的籽粒容重、蛋白质含量、硬度指数等指标均达到强筋小麦品种的标准,是制作高品质面粉的理想选择。

产量表现上,淮麦30在2010至2013年的试验中,平均亩产量均超过450千克,最高可达545.5千克,展现出稳定的高产潜力。

栽培淮麦30时,建议在10月下旬播种,亩基本苗控制在18至24万之间。同时,要特别注意防治病虫害,尤其是白粉病、条锈病等,以确保植株健康成长。在高水肥的地块,还需注意防倒伏。

经过严格的审定,淮麦30已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并获得通过。它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安徽北部、江苏北部以及陕西关中地区的高中水肥地块中晚茬种植。对于倒春寒频发的地区,种植淮麦30时更需注意防冻害。

淮麦30,以其稳定的产量和优良的品质,正成为黄淮冬麦区农民增收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