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油菜新品种“东油1号”:高产、抗病、抗倒,农业现代化的新选择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与江苏丰源种业有限公司联合培育的油菜新品种“东油1号”,以其卓越的产量和抗病性能,成为江苏油菜区种植的新宠。这款油菜品种以其登记编号GPD油菜(2018)320242,标志着其正式成为农业科技的新成果。
“东油1号”是一种常规种的甘蓝型油菜,以其深绿色的叶片和较长的上举叶缘波状而著称。这种油菜品种的株高中等,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展现出了突出的抗倒性。全生育期为245.3天,株高达到166.1厘米,分枝点高52.3厘米,主轴长度69.0厘米,一次分枝7.0个,二次分枝3.8个,单株有效角果335.5个,每角19.7粒,千粒重3.95克。在营养成分上,“东油1号”芥酸含量为0.41%,硫苷含量19.72微摩尔/克,含油量高达38.5%。
在抗病性方面,“东油1号”同样表现出色,菌核病发病率仅为22.1%,病指12.4,茎秆柔韧,抗倒性好,抗寒性较强,抗裂荚性好。在产量上,第1生长周期亩产达到156.24千克,比对照苏油1号增产2.06%;第2生长周期亩产185.32千克,尽管比对照苏油1号减产1.90%,但整体表现依然强劲。
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适期播种、适期移栽、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东油1号”适宜在江苏油菜区种植,特别是在苏北、苏中和苏南地区,适宜的季节为9月至10月。每亩密度控制在0.8~1万株之间,直播密度则为1.3~1.5万株。基肥要施足,苗肥要早施,确保壮苗越冬。田间管理要到位,三沟(厢沟、围沟、腰沟)要开好,以保证明水能排,暗水能降。在病虫害防治上,移栽前要在苗床上防治蚜虫、菜青虫,初花期则要防治菌核病。
“东油1号”不仅株高中等,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抗倒性好,而且适宜机收机播等机械化作业,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作为喜硼作物,建议配合使用专用硼肥,以增强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同时,加强田间管理,减少旱、涝带来的灾害损失,根据当地农业主管部门的预测预报,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确保“东油1号”的健康生长和高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