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的农业创新:培杂88,高效抗病的杂交稻新品种

2024-08-24 05:30:49 发布

在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航天育种研究中心的不懈努力下,一种新型的感温型两系杂交稻——培杂88,以其出色的产量表现和抗病能力,走进了农民的视野。经过粤审稻2006060的严格审定,培杂88以其早熟、高产、抗倒力中强的特性,成为稻作区的新宠。

培杂88的全生育期为126至128天,比传统的优优128早熟3天,这意味着在相同的种植周期内,农民可以收获更多的稻谷。它的株型中集,剑叶长直,穗大粒多,着粒密,这些特点不仅保证了其高产性,同时也增强了抗倒伏的能力。

在产量方面,培杂88在2004年和2005年的省区试验中,亩产分别为486.8公斤和371.0公斤,虽然略低于对照种,但减产幅度并未达到显著水平。2006年的省生产试验中,亩产达到了418.7公斤,显示出其稳定的产量表现。

然而,培杂88的米质尚未达到国标优质等级,整精米率26.5%,垩白粒率22%,垩白度3.3%,直链淀粉23.6%,胶稠度67毫米,长宽比3.0。尽管如此,它的抗病能力却不容小觑。中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高达94.9%,田间发病轻至中;中感白叶枯病,对C4和C5菌群均表现中感,这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在栽培技术方面,培杂88需要适当稀植,亩插1.3~1.5万穴,每穴2~3苗,抛秧每亩30盘左右。同时,要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以确保植株的健康生长。

制种技术要点上,父本比母本提前7~9天播种,这一细节的把握对于保证培杂88的优良性状至关重要。

经过省品审会的审定,培杂88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已顺利通过审定。它适宜在粤北以外的稻作区进行早、晚造种植,为当地农民带来了新的种植选择。

培杂88,不仅仅是一个品种的名称,它代表了华南农业大学在农业科技创新上的又一重要成果,为提高我国粮食产量和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