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粳44:贵州高原上的稻米新希望
2024-10-10 13:10:56 发布
在贵州高原的肥沃土地上,毕粳44以其独特的特性,成为了稻米种植的新宠。这款由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精心培育的稻米品种,以其中熟中粳的特性,全生育期169.1天,比传统品种更加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
毕粳44的株高达到111.7厘米,株叶型优良,茎秆粗壮,叶色浓绿,叶片直立,展现出良好的生长态势。它的分蘖力中等,亩有效穗数达到17.85万,穗型较大,穗实粒数为117.8粒,结实率高达78.8%,千粒重27.3克,这些数据都显示了毕粳44的高产潜力。
在稻米品质上,毕粳44同样表现出色。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其糙米率82.7%、精米率75.1%,整精米率62.3%,粒长5.1毫米,长宽比1.6,垩白粒率94%,垩白度14.9%,透明度2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77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9.4%,蛋白质含量8.2%。这些指标中,1项达一级、5项达二级、1项达三级,显示了其优良的食用品质。
产量表现上,毕粳44在2009年和2010年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分别达到527.4公斤和503.5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显著。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15.5公斤,比对照增产16.33%,显示出其稳定的增产能力。
栽培技术要点上,毕粳44需要适时播种,严格种子处理,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科学管水,及时防治病虫害,并适时收割。这些技术要点的遵循,将有助于毕粳44的健康成长和丰收。
适宜种植区域为贵州省中高海拔粳稻区,但稻瘟病常发区需慎用。毕粳44以其高产、优质的特征,成为了贵州高原稻米种植的新希望,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