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棉田的新星——皖棉38号,高效抗病的早熟棉花新选择

2024-08-19 05:33:17 发布

在淮北市的广袤棉田中,一种名为皖棉38号的棉花品种正以其卓越的性能和抗病能力,成为当地棉农的新宠。经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严格审定,皖棉38号以其出色的产量和品质,于2006年1月22日获得了正式的审定编号:皖品审06100534。

皖棉38号,又称淮杂棕,是淮北市黄淮海低酚棉开发研究中心经过精心选育的棕色早熟杂交棉组合。在2004年和2005年的省彩色短季棉品种区试中,皖棉38号的平均皮棉亩产达到了77.94公斤,比对照品种中30增产15.19%。在2005年的生产试验中,皮棉亩产70.45公斤,同样比对照品种增产13.16%,这证明了皖棉38号在实际生产中的高产潜力。

皖棉38号的纤维品质同样令人瞩目,HVICC两年平均数据显示,上半部平均长度为30.4mm,比强度达到30.7CN/tex,马克隆值为4.5,这些指标均显示出其优良的纤维特性。此外,皖棉38号在抗病性方面也表现突出,枯萎病指数为13.8,黄萎病指数为34.6,这使得它在面对棉花常见病害时更加坚韧。

皖棉38号的生育期大约为118天,单铃重5.7克,衣分高达38.89%,这些特性使其成为低酚彩色棕棉中的佼佼者。叶片呈鸡脚叶形状,不仅美观,而且有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丰产稳产性较好,品质上乘,耐病性强,这些特点使得皖棉38号成为淮北市棉区种植的理想选择。

种植皖棉38号的最佳时期是5月上中旬,每亩适宜种植2500至3000株。随着春天的到来,淮北市的棉农们已经开始准备播种,期待着皖棉38号在新一季的丰收。这种早熟、高产、抗病的棉花新品种,无疑将为淮北市的棉花产业带来新的活力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