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鉴114:旱地小麦新希望,增产增收的绿色革命

2025-05-02 05:05:42 发布

在甘肃省的广阔旱地上,一种名为陇鉴114的小麦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特性和产量表现,为当地农民带来希望。陇鉴114,这个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精心选育的品种,以其独特的耐寒性和高产潜力,成为旱地小麦种植的新宠。

陇鉴114的诞生,是科研人员智慧的结晶。它源自陇鉴386和陇原932的杂交,经过精心选育,最终形成了这个常规品种。原代号E44的陇鉴114,以其冬性特征和幼苗半直立的姿态,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生命力。株高92厘米,穗长9.2厘米,穗形纺锤,长芒白粒,这些特征不仅美观,更预示着丰收。

陇鉴114的产量表现同样令人瞩目。在2015至2017年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了285.6千克,相较于对照品种陇育4号增产3.4%。而在2017至2018年的生产试验中,这一数字更是提升至297.4千克,增产幅度达到了13.9%。这样的产量表现,无疑为农民的增收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在品质上,陇鉴114同样不遑多让。容重高达796.6克/升,粗蛋白含量为13.37%,湿面筋含量33%,降落数值384秒,稳定时间3.6分钟,这些数据都显示了陇鉴114的优秀品质。此外,苗期对混合菌中度抗病,成株期对供试小种条中33号、34号及混合菌中抗,对其他供试菌系表现免疫,这些抗病性能为小麦的生长提供了额外的保护。

栽培陇鉴114并不复杂。9月下旬播种,亩播量控制在10-12千克,施用农家肥4000-5000千克,尿素8-12.5千克,过磷酸钙80-100千克(或磷二铵10-15千克)作为底肥,返青前追施返青肥5-8千克。这样的栽培要点,既简单又实用,为农民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陇鉴114适宜在甘肃省陇东冬麦旱地品种类型区种植,这为当地的小麦种植提供了新的选择。陇鉴114,不仅是一个品种,更是旱地小麦种植的一次绿色革命,它以其高产、优质、抗病的特性,为农民的增产增收开辟了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