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业大学与衡阳农科所携手培育的H优159:高产水稻新选择

2024-07-25 02:10:07 发布

在湖南的稻田里,一种名为H优159的水稻新品种正以其卓越的生长特性和产量表现,成为农民的新宠。由湖南农业大学和湖南省衡阳市农科所联合研发的H优159,以其三系杂交中熟晚籼的特性,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生命力。

H优159的全生育期大约为108天,株型偏松,剑叶中长直立,叶鞘和稃尖均无色,落色好,这些特征使得它在视觉上就给人以健康生长的印象。在抗性方面,H优159的叶瘟和穗瘟等级分别为3-4级和5-9级,综合抗性指数5.5,白叶枯病等级为5级,显示了它在面对病虫害时的坚强。

产量是衡量水稻品种优劣的重要指标,H优159在这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2008年和2009年的省区试验中,H优159的平均亩产分别为517.91公斤和525.85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分别增产9.37%和8.37%,两年区试平均亩产达到521.88公斤,增产8.87%,日产量更是高出8.72%。

在米质方面,H优159同样表现出色,糙米率80.9%,精米率73%,整精米率61.8%,粒长7.3毫米,长宽比3.3,垩白粒率20%,垩白度2%,透明度2级,碱消值4.8级,胶稠度8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4%,蛋白质含量11.1%,这些数据证明了H优159不仅产量高,而且米质优良。

栽培H优159时,农民需要注意播种时间、播种量、秧龄、种植密度等关键点。6月25日左右播种,每亩秧田播种量12.5公斤,每亩大田用种量1.5公斤,秧龄控制在25天以内。种植密度为16.5厘米×23厘米,每蔸插2粒谷秧,每亩基本苗约8万。在施肥方面,要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并在中后期酌情补肥,注意控制氮肥,增加磷、钾肥用量,以防止倒伏。灌水管理上,采用深水活蔸,浅水分蘖,及时晒田,确保有水壮苞抽穗,后期干干湿湿,避免过早脱水。

经过严格的审定,H优159已达到审定标准,被认定为适宜于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晚稻种植的优良品种。对于追求高产和优质米质的农民来说,H优159无疑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