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的金色希望——“登海9号”玉米品种的丰收故事
在赤峰市这片富饶的土地上,一种名为“登海9号”的玉米品种以其卓越的特性和显著的产量表现,成为当地农民心中的金色希望。这种玉米是由山东省莱州市农业科学院经过精心选育,于1994年以DH65232为母本,8723为父本杂交而成,并于1998年由赤峰市种子管理站引入,开启了它的丰收之旅。
“登海9号”以其约130天的生育期,264cm的株高,以及穗长23.6cm的硕大果穗,展现出其强健的生长力。它的果穗呈长筒型,籽粒黄色、马齿型,穗轴红色,出籽率高达87.4%,百粒重达到32.9g。更令人称赞的是,它的籽粒不仅富含淀粉,达到72.74%,还含有足够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分别为9.14%和5.02%,赖氨酸含量也达到了0.36%。
在产量表现上,“登海9号”同样不让人失望。1999至2000年间的14点生产试验显示,平均亩产高达802.8kg,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超过10%。2001年在赤峰地区的10点生产试验中,产量更是在739.3至915.9kg/亩之间,较当地主推品种增产幅度达到2.9-18.5%。
种植“登海9号”的秘诀在于科学的栽培方法。赤峰地区春播的最佳时期是4月下旬至5月初,种植密度为4000株/亩。充足的水分和合理的施肥是保证高产的关键。氮、磷、钾肥的配合使用,以及适时的灌溉,都是确保“登海9号”茁壮成长的重要因素。同时,对于病虫害的防治也不容忽视,尤其是玉米丝黑穗病的预防。
“登海9号”不仅在赤峰地区表现出色,它的适应区域更是广泛,适宜在≥10oC活动积温3000oC以上的东北、华北春玉米区种植。这使得“登海9号”不仅成为赤峰市的骄傲,更有望成为更多地区农民的致富伙伴。
随着春风的轻拂和夏日的阳光,让我们期待“登海9号”在广袤的田野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金色光芒,为农民朋友们带来一个又一个丰收的季节。